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

植物通識課 – 5 移植

   新一年了, 除了要檢視一下明年應種什麼新植物, 同時也為已生長多年的植物們做好準備. 其中一個項目就是 - 移植 :


防止盤根
自然生長的植物, 植根沒有生長的空間限制, 因此不用特別管理. 可是種植在盆內的植物, 生存空間有限, 一般三至四年之後, 根系已經密生, 新根沒有空長出. 此時葉的顏色變差, 無法開花結果, 而植體會漸漸變得虛弱.


保持優質土壤
盆內植物如果長久不移植, 根系密生後, 會令空氣難以流通, 保水及排水能力下降. 此時不論如何拖肥, 泥土也不能好好保存肥力.


保持良好樹型
這是一個盆景製作的小技巧, 但都可以用於多年生的香草樹種植的身上, 以免植株長得太大. 先要有一個基本的概念, 就是 枝葉長得多大, 根系就有多大” . 因此在農地種植的迷迭香, 可以有一個成年人的高度. 而家中種植的, 就可用移植及修剪的方法, 按喜好來為植物做形. (*果樹屬不合泥土比例的種植, 若在花盆中種植, 最好一至兩年換一次泥)

移植是一個膽大心細的工作 - 花了好幾年的種植的植物, 要活生生掘出來, 很多時都會擔心一下子把植物弄死. 但實際上, 什麼也不做, 也一樣是 等死” ….我家曾經有兩盆奶奶買來的茶花, 三年來家中男人只是澆水, 最後過不了第四個年頭.

移植不是難事, 只是注意以下幾點, 就可以成功:

  1. 一般植物都應在新芽長出前作移植. 大部份都是早春或夏未. 但總括而言, 都應按不同植物種類作調整.
  2. 移植前一天, 不要澆水, 因為乾燥的土壤比較易於作業.
  3. 移植前剪去雜枝及無用枝, 讓植物保留更多能量來長新根.
  4. 接近根的位置, 可用竹快慢慢耙出舊土. (但不可過慢, 以易植株長時間缺水)
  5. 要是植物本身生長良好, 又擔心移植會影響植物生長, 可不用耙去所有舊土, 但最小換去外圍 1/5 泥土. 要是已經種植超過三至四年, 最好可換 1/3 新泥 . (這是經驗之談, 不同植物和不同的情況下, 都要有改動, 實際上沒有規定要換多少新泥, 新手可慢慢試驗及練習)
  6. 移除舊土時, 同時檢查根系情況, 如有腐爛及菌類問題, 我會作清洗及修剪根部, 並全換新泥.
  7. 移植後, 根葉減小, 水份揮發也同時減小. 因此要注意澆水量要作調整.
  8. 如在早春移植, 而移植後氣溫未來得及回暖, 最好可把移植好的盆栽放在室內或不當風的地方.


我家最可憐的就是這盆榕樹.
他是我家男人買回來的, 一直我也想給他一個更好的生長環境, 可是泥和盆都很貴. 結果一拖再拖, 拖了四年, 葉片枯黃, 榕母管薊馬 (Gynaikothrips ficorum)不停出現. 最後終於買了新盆新泥給他…. 解開根部才發現泥土有80 % 不是泥土, 而是利於養植幼苗用的椰纖, 而椰纖又因長時間積水而令根部長出白色的細菌…………

2 則留言:

  1. 回覆
    1. 我都係邊種邊睇書學咋 !!! ^ ^
      (題外話 :其實講開blog, 我第一個就諗起你,連按入開blog 嘅link 都係按去你道 !!! 哈哈 !!! )

      刪除